不要光赞美高耸的东西,平原和丘陵也一样不朽。
——菲·贝利
在人们还在为春节的到来进行着各种准备的时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出现使得这个春节注定难忘。
“十天,建成一座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救命医院。”1月25日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工,2月2日正式交付。在建设过程中,前后7,500名左右的建设者参与,从施工图纸的完善整理到制定方案,再到各个部门协调施工,场地平整、电路搭建、通讯基站、建材运输及供应、板房搭建、房屋装修、专业设备配置、信息系统建设……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领域的工作人员带着这份向全体国人和备受煎熬的武汉市民立下的军令状与时间和疫情赛跑。“基建狂魔”的背后是一个个平凡的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咬牙坚持。
“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有一群人始终奋战在前线。除了湖北本地的医生护士坚守岗位之外,还有一批批来自外地的白衣战士们奔赴疫情严峻的武汉。1月25日,国家卫健委组建6支共1,230人的医疗救治队驰援武汉;2月4日,武汉天河机场密集迎来13架次来自全国各地的航班,13个省市、自治区集结1,400余名医务人员再度驰援武汉,他们逆险而行,以爱之名驰援,用勇气点燃希望。2020年2月6日晚,武汉中心医院李文亮医生的情况牵动着亿万网友的心。这个34岁的医生曾小心谨慎在群内提醒同行注意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成为被警方通报传唤、训诫的“造谣者。”现在这位疫情“吹哨人”带着未能等病情恢复后重返一线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小人物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让我们关注到他,还有很多我们来不及注意到的医务人员,他们也同样值得我们在未来历史中记录下来对这场疫情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下,各地基层工作人员也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那些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基层岗位上工作的村委会/居委会成员、扶贫干部、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们,以他们的方式为防止疫情扩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他们没有警服、隔离服,只有一只普普通通的口罩,只是做了走街串巷给老百姓宣传防疫知识、排查风险、对往返乡的人口做好登记和“跟踪”、配合相关(防疫)部门做好工作……那些十分重要的“小事。”我们这些居民在他们的守护下得以安心。
“不给工作人员添乱、不给国家添乱“,是我们这些宅在家中的小人物为抗击疫情做的贡献。宅在家的日子里,我们有了更多陪伴家人和提升自我的时间,但我们还是盼望疫情能够早点结束,让我们去户外感受21世纪2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
一个个小人物铸就了这场战役中的最为牢固的坚强力量,我们也是这个庞大群体的一部分。愿疫情早日结束,愿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平安归来,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作者/朱钧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