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众志成城 >> 正文

【战疫有感】友谊地久天长——我的援外故事(五)

发布日期:2020-04-08    点击:

去年8月份,我报名参加了社科大国际教育学院援外项目的实习,开启了为期近一个月的超越国家、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之旅。“Those were such happy times and not so long ago,how I wondered where they'd gone.”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昔日与外国友人共度的那些时光和片段仿佛“昨日重现”,一一浮现出来。

实习伊始,我的第一份任务是机场接机,而要接的第一位外国学者是来自乌拉圭的Matt。犹记得接机时,内心充满着激动与紧张:我能否成功接到他?能否与他顺利交流?这些小纠结都随着他温柔的一声“Hi”所消逝。在日后的时间里,Matt成为了和我交流最多的外国友人,他向我分享了旅行见闻,和我讲述了生活趣事,他和女朋友奇妙的相遇也着实喂了我一大把“狗粮”。或许是冥冥中的缘分,他是我第一个接到的人,也是我最后一个送走的人。送机那天,在机场入口,我真实地体验到了影片和电视剧中的情景——Matt紧紧抱着我,对我说:“Thank you, thank you, you are amazing!”

实习期间,最难忘的当属参观北京市的一家养老院。当日似乎是属于音乐的一天:在一层,同行的师姐便一展才华,即兴演奏了一曲,令现场的外国朋友如痴如醉,十分享受。在参观二层的时候,正逢护理人员为老人们播放音乐,与一层柔和舒缓的钢琴曲不同,二层的音乐是欢快悦动的。《最炫民族风》《纤夫的爱》等,一首首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接连响起。应着背景音乐,非洲的朋友们三五一伙,翩翩起舞,将在场的人都带动了起来。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说着不同的语言,而且他们也不懂中文,但音乐无国界。他们都从中文音乐中汲取到了快乐,并通过动作将喜悦与他人分享,于是就有了多民族人民共舞的感人场面,成就了我心底念念不忘的永恒瞬间。

在云南考察期间,一次别开生面的生日庆祝活动也让我记忆犹新。当时在一次晚餐时,偶然得知当天正值一位女学员的生日,于是我们就用小甜点以及圣女果做成了简易的“蛋糕”,打算给“寿星”一个小小的惊喜。其他国家的学者也纷纷用各自国家的庆祝方式给她送祝福: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学者送上了本国的祝福词,约旦的学者用当地的宗教仪式庆祝……最后,每个国家的人也都用本国的语言唱起了生日歌,令“寿星”激动不已。

结业仪式后,学者们纷纷开始合影留念,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与我们道别:巴拿马的姐姐送给我们三个志愿者每人一个具有巴拿马特色的小钱包;毛里求斯的学者送给我们三个蛋糕,感谢我们对她的照顾;乌干达的学者送给了我一个乌干达版图样式的小饰品,上面写有“Greetings From Uganda”。当天正逢马来西亚的独立日,我们也录制了祝福的视频。

当最终离别时刻到来时,我们的心情都有些复杂。开心的是他们终于可以回国见到自己的家人了,难过的是大家即将分离。当巴拿马姐姐得知我无法送她到机场时,她难过地拥抱了我,并用西方的“贴面礼”向我道别。在去机场的路上,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涌进脑海中:经常和我打闹、相互“嘲笑”的约旦和巴基斯坦的学者,乐观风趣的刚国(金)学者安东尼,温柔绅士的加纳学者保罗......

时隔半年,在中国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磨难时,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朋友向我们发来了慰问信。在信中,他说:“得知无情的病毒正在伤害善良的中国人,我感到无比悲痛。你们的热情和友善无时不在我心间。”虽然我们相处时间不长,且远隔大海重洋,但我感受到了这份浓浓的情谊。现在包括埃塞俄比亚在内的非洲国家也正遭受病毒的威胁,我衷心希望他们能够坚强抗“疫”,早日战胜疫情,度过难关。

尽管我们在一起生活学习的时间比较短暂,也许日后很难再相见,但是我们已在彼此的心中播下友谊的种子。我相信,这颗友谊的种子将超越时空的阻隔,慢慢地生根、发芽、长大,直至地久天长。

作者简介:王基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20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

编辑:李新磊

排版:廖冠群

Copyright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