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上午,我校文学系2016级博士生张娜娜、人口与劳动经济系2018级博士生何怡萱、媒体学院2016级本科生苗田田三名同学解除了医学隔离观察。校领导王新清、张树辉、张波看望祝贺,并送上鲜花和慰问品,叮嘱其继续遵守学校的规定,做好自我防护。

校领导王新清、张树辉、张波看望祝贺,并送上鲜花和慰问品
何以萱和张娜娜是河南信阳人,信阳是河南的“南大门”,毗邻湖北,防疫形势严峻。“父母坚守在防疫第一线,担心因为工作原因,给我带来风险,总是尽量减少回家休息的次数”,何以萱说,“为了能让父母后顾无忧的安心工作,在学校封闭校园前,我特别向学校提出了返校申请,获得了学校批准”。张娜娜则是因导师工作调动至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她在那里进行博士论文的写作,“因身体不适,必须长期服用一些药,家乡回不去,药物也已吃完,不得不向班主任申请由广州返校”。
苗田田是辽宁阜新人,因为进入了公务员考试的面试,所以报了一个线下培训班。然而培训机构在接到北京市政府的要求后,于1月28日突然决定解散。“由于事发突然,我没买到回家的车票,无处可去的我只能打车回学校”。她说,“刚刚抵达西三环学区,漆亚林院长、杜智涛副院长、张初霞副书记、毕琳老师、班主任贺鸣明老师都都通过电话向我询问情况并安慰我,并告知我,为了减轻西三环学区的压力,更是为了使我得到科学妥帖的照顾,我要去良乡校区,接受学校统一安排。随即,便在学校老师的帮助和安排下来到了良乡校区,并且很快为我安排好了住宿,开始了我难忘的隔离生活。”
三位同学因为不同的原因分别回到学校,他们感受到的却是相同的温暖和感动。在校南门,保卫处的老师对她们进行了身份核实、测量了体温,并对随身行李进行了仔细消毒后,把他们带到了南综合楼,进行相关信息登记后,开始了为期两周的隔离观察。老师离开前反复对她们讲:“隔离期间不要有心理负担,有什么需求尽管向学校反映”。
隔离室的是大床房,有卫浴、空调、电视和无线网络,一应俱全。每天7:30会有老师轻轻地敲门将食物放在门口,一般有奶黄包、蒸饺、牛奶、鸡蛋和青菜等,十分丰盛。11:30和17:30,老师会准时将午餐和晚餐送到房间,两餐都是四个菜荤素搭配,外加苹果或香蕉等水果。安保人员例行每日为房间消毒,校医每日来询问体温情况,学校细致周到的安排,让日子过得规律惬意,可以专心地看书、写论文,并通过学校的专题网站和官微了解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学习专业的医学防护知识,跟同学们微信分享自己的切身感受。
隔离期间,王兵书记代表学校过来慰问,带来一箱矿泉水、一箱牛奶和许多水果,说了许多宽慰的话,班主任还帮助联系了学校超市,及时解决了日常所需洗发水、肥皂、抽纸等一些日用品。
“刚开始,父母还很担心我,我拍了视频和照片给他们,他们十分满意,也很感激所有社科大疫情防控人员的悉心关照”,张娜娜同学说。何以萱同学每天都会和父母通电话,她说,“因为学校提供了很好的隔离环境,家里人并不担心我的生活,反而是我比较担心一线工作的父母”。“虽然只有我一个人是西三环学区的学生,但学校还是派车并有老师专门送我回来”。苗田田感慨地说,“医务室的王大夫和西三环的老师们为我拎行李,送我回到宿舍,并耐心嘱咐我做好防护。学校老师真是除了家人以外最亲的人了”。


送苗田田回西三环学区 办理入校手续
三位同学表示,解除隔离后仍会继续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自我防疫保护工作,并愿意现身说法,请大家不要掉以轻心的同时也不必紧张焦虑,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冷静,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自己的防护,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