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众志成城 >> 正文

【教工战疫】“有我们坚守,请大家放心!”

发布日期:2020-02-09    点击:

“有我们坚守,请大家放心!”

——战斗在一线的保卫工作人员群像

(执笔:周书瀚)

“疫情一日不解,警报一天不除,我们就会一直坚守在防控疫情的保卫一线。”电话连线中,学校保卫处杨春辉老师语气坚毅,令人动容。杨老师是坚守在一线保卫工作中唯一的一名女老师,自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成立以来,她把母亲从东北老家接来照顾家和女儿,自己则投身到一线,与同事们并肩作战,坚持连续几天24小时值守。

疫情来势汹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学校里守护着我们的还有许许多多像杨老师这样的逆行者,他们用坚守抗击疫情,用热情温暖严冬,只为对全体师生说一声“有我们坚守,请大家放心!”下面让我们用一组数字来记录他们这15天的保卫战。

“1”:第“1”时间,第“1”线

1月23日,来不及享受春节前夕的欣喜和团圆,保卫处全体在京职工在接到疫情工作通知后,克服种种困难,第“1”时间便回到工作岗位,迅速投入抗疫第“1”线。

校园大门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关卡,是守护校园平安的第一道防线。在校指挥部统一部署下,保卫处迅速行动起来,封闭了良乡校区北门和东门,只允许南门出入。刘晓宝、周桐、孙红卫3名小伙子与其他保卫人员一起,坚持24小时值守校门,严格审查出入人员。他们冒着风险,消毒、测体温、做登记,一丝不苟,严守岗位,最大程度将疫情拒之门外。

同时,保卫处对安保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个人防护能力,保障口罩供给,并对安保人员驻地和工作区域定期消毒。充分的后勤保障减轻了安保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岗位上不恐惧、不慌张,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4”:隔离区的“4”位保安

如果说校园大门是防疫工作的最前线,那医学观察隔离区就是防疫工作的火线——是保卫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危险的区域,而4名保安小哥便坚守在这里。

4名保安小哥的日常工作就是保障学生饮食、处理生活垃圾并对隔离区消毒,24小时轮班值守。工作虽然简单,甚至有一些枯燥,但隔离区这一敏感场所还是让人心生畏惧。“最初是有一点紧张和害怕的”,最早坚守在隔离区的保安小哥在电话连线中坦诚地说:“但疫情防控就是我的工作和职责,而且我相信,不管是我还是我们保安队内的任何一个人,都愿意肩负起这个任务和职责。”这一句话朴实简单,没有什么大道理,但正是这份对职责坚守的初心,才让全校师生放心,更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24”:“24”小时全天候值守

不光医学观察隔离区“24”小时值守,目前全校都已实施了“24”小时轮流值守,由日常值班转为疫情防控期间值班状态,即白天由校办公室值班,晚间由保卫处代行值班职责。

2月5日,初春的北京下起鹅毛大雪。深夜,已经连续几天24小时值班的保卫处杨春辉老师,冒着风雪来到学校南门检查工作。“夜间值班更加危险,不能懈怠。下雪天冷,大家要注意保暖,保护好自己”。夜深了,但保卫人员仍然冒着严寒和风雪,按照疫情工作要求,一丝不苟地巡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工作时间延长了,但来自学校的关心没有减少。学校领导们十分重视奋战在一线的同事和保安,多次强调疫情阻击战是一场持久战,一线人员要协调好工作和休息时间,关注自身健康。同时,校领导还采取给保安加餐等爱心举措,让坚守一线的人员在寒冷的冬夜心生暖意,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就是这群普通但不平凡的人,在防疫一线守护着校园的日日夜夜,路灯照着纷飞的雪花将他们的背影映衬得格外高大。

“360”:“360”度无监控死角

为严格落实防疫工作要求,保卫处按照“24”小时全天候、“360”度无死角的标准,从校门到校内,从宿舍到食堂,从教室到图书馆,日常消毒、通风换气一样不能少,只为保障校园各方面的安全。

保卫处的苏志杰老师兼任校园管理督导组组长,从1月27日至今没有休息过一天:制定工作计划、协调各个部门、督促任务落实,保证从环节到细节落实到人、落实到岗。深夜,他身先士卒,坚持对整个校园巡视检查后,再到应急指挥中心要求值班人员加强校区视频监控巡视。“不能有一个死角。”尽管工作辛苦,压力巨大,他却郑重承诺:“我们必须科学有效地完成学校保卫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坚决服从命令,坚决履行责任!

四组数字的背后是一群人的坚守:在第一线坚守,在危险区坚守,全天候坚守,全校园坚守。

“有我们坚守,请大家放心!”这是社科大保卫人的庄严承诺,是担当,是责任,更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铮铮誓言。请坚信,我们必将胜利!

Copyright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