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之时,有一群新时代的发光者,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口号,将微弱荧光汇集成银河,为支援前线、抗击疫情贡献了一股名为“高原鹅”的青年力量。
不做旁观者,身体需力行
2020年的除夕前夜本该是千家万户回乡团聚,欢欢喜喜筹备过年的好日子,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情地打破了往年应有的热闹与喜庆,只带来无尽的担忧。
刚刚在明星粉丝团的捐赠活动中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一份力量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16级学生顾姣,此刻正看着湖北各地医院发出的物资求助信息,与身处湖北的北京大学学生丁倩一起商讨着如何能为抗疫前线的战士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不能只顾我们过年开心,而医生却在水深火热的前方,连口罩都没有吧。”
除夕当天,因为担心公益组织的物资不能及时到达和一些其它的原因,两人最终决定放弃直接捐款,改以实物捐赠的方式援助前线。经过在各自朋友圈的招募和直至凌晨三点的线上讨论,一个名为“高原鹅”——高校学生援鄂行动(简称GYE)的大学生民间公益团队初步建立起来,“这一天是工作时间最长的一天,不过我们不累,反而都很开心,觉得我们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顾姣兴奋地说。

在实践中成长,在需要光时发光
“高原鹅”成立初期,团队成员大多没有公益组织的运行管理经验,组织分工并不明确,运行机制也算不上规范,虽然身为发起人和团队管理组一员的顾姣曾在明星粉丝团中有过类似的公益活动组织经验,但依然需要面临很大的挑战,“粉丝组织和学生组织的区别挺大的,学生组织的援助行动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更详细地呈现行动目标、流程、钱款流向、物资类别、帮扶医院的物资情况、成果明细等,还要考虑如何让大家有共同的信念,如何从1000多名同学中挖掘出100名左右的同学志愿加入工作组,熟悉流程并且配合我们管理组的安排进行工作。”
经过不断摸索和讨论协调,“高原鹅”最终确立了五大部门:负责财务工作、与捐款人对接的筹资管理部;负责宣传社群、维护社群的群内管理组;负责行动宣传和信息宣传、知识科普、成果展示的传播部;负责找物找渠道、对接医院的物资部;负责对接其它民间组织和相关群体媒介的外联媒介对接中心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武汉纺织学院、外交学院……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陆续加入到“高原鹅”中,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发动网络关系网,筹集资金,购买、捐赠物资,截至2月8日的9次捐款中,“高原鹅”共收到捐款100280.56元,在物资最紧张的时期为多个医院提供了84消毒液、手术乳胶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宝贵的物资。“每次看到医院物资接收函的微信截图时是最让我有成就感的时刻,觉得我们真的帮到他们了,还有很多群里的同学们自觉换上了‘高原鹅’的头像,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认可和莫大的激励。”

精诚所至,不畏艰难
在筹备的最初阶段,顾姣和朋友们也设想过未来可能遭遇的困难,“筹备设想阶段想到的更多是资金上的困难、活动的合法性和宣传的总基调,但是开展之后发现这些其实都不是特别关键的问题,最大的难题是疫情一直没有好转,物资紧缺越来越严重,物流阻力越来越大。”在全国各地封闭之后,“高原鹅”的一批物资曾被卡了半个多月,到最后完全解决,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有一天负责联系商家的同学生病了,物流正好被收紧,商家越来越难找,仅凭简单地电话催促客服已经不能解决了,需要大家发动身边的人去寻找资源。我们联系了当地的志愿车队,甚至还联系上了子弟兵,那天算是个节点,担忧着钱花不出去怎么办,东西送不到被扣下该怎么解决。我们最害怕的是给医护人员带来希望,又化成失望。”




“遇到骗子”也曾是顾姣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好在直到活动结束时也没有遭遇过,“有一次李文亮医生的同事刘丽医生一次性要1000支体温枪,当时我们没有意识到医院物资紧缺情况如此严重,还怀疑此人身份和她的居心,后来通过她的证件和医院领导等人的证明才解除误会,我们还挺不好意思的。”
误解曾也发生在顾姣等人的身上,有同学曾质疑“高原鹅”的筹款目的,有商家曾怀疑“高原鹅”是不是恶意囤货,面对一个个质疑,顾姣等人都耐心地回应解释,为了打消类似的顾虑,“高原鹅”在北京大学的帮助下取得了正式的志愿者组织身份,此后在对接商家和其它组织时阻力大大减小,组织的运转也越来越高效有序。“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私心,没有把它当成事业来搞,也没有过多的去推个人,我们就是以青年力量来进行宣传,这是我们被大家接受的主要原因吧。”
成为“一只鹅”,我很荣幸
在“高原鹅”里,顾姣主要负责总体统筹工作,最忙的一段时间里,每天基本都要工作到晚上10点左右,日均打字量超过1万多字,同时还要兼顾原本的实习工作,但顾姣依然乐此不疲,“这次活动是因为爱才聚集发起的,因为我们关心每一个疫情地区的朋友,关心每一个和我们有关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这些医护人员在我们眼里是有着很多身份的:是同学们的亲人、老师,是朋友的朋友,是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是同龄人等等。我们每个人都运用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力而为,各展所长,真正地共克时艰。”
在完成“高原鹅”活动的最后收尾工作后,回想起过去几个月的点点滴滴,顾姣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有些遗憾,“我们这些帮助相比成熟的民间组织来说,还是太少了,简直杯水车薪;有一个一有空就帮我们鉴定物资的护士姐姐,到最后我们也没能把物资捐赠到她所在的医院;我们团队里有同学的亲人在一线,物资也很紧缺,却因为种种限制到最后也没能给他们送去物资。”
在天灾面前,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抗击疫情,作为青年学子,“高原鹅”们力量虽小,但已经身体力行地做到了鲁迅先生所言的“摆脱冷气”“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顾姣说,如果有一本《2020中国抗疫图鉴》,她想代表青年学子在上面留下这样一段话——“心中有爱有方向,每位青年学生都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国热忱来为这个国家社会做出一点努力。当代青年人,不做旁观者,铁肩担道义。”
(采写/范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