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计算机教研部微信群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老师的惊叹
这事还得从二月底说起。新学期的程序设计基础即将开课,计算机教研部打算做出一点实验性的教学方式尝试——线上教学+翻转课堂。老师找到了2019级历史班的战林泽和2019级政行班的陈宽同学。战林泽同学喜欢在课堂上挑战性提问,号称“战士”,陈宽则被他的同学称作“宽宽老师”。
两位同学爽快答应。线上教学+翻滚课堂 = 翻滚吧!UCASSer!
2019级历史班战林泽同学
2019级政行班陈宽同学
老师提供了相关代码指南,但为了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没有为他们严格规定时间和讲授方式。在上课前一天,战林泽同学提交了一份800MB的授课录像。正是这段录像中的片段,引起了计算机教研部老师们的惊叹。准备充分、研究透彻,更为难得的是为了讲清数学原理,还动用了线上几何GeoGebra;陈宽同学则采用另外一种方式:独立制作了23页的课堂PPT讲稿。
3月10日下午,“战士”战林泽同学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效果不好,他也可能是第一个被吃掉的螃蟹)。在2019级历史班44人的Zoom课堂直播中,他毫不怯场、娓娓道来,条分缕析、逐行精解。首先他向同学们提供了自行录制的教学录像资源网址和国旗绘制源码,然后从国旗法的规定开始讲起。在一堂课的时间里,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网开始,说明五星红旗的标准制法——“国旗代表国家的形象,1个像素都不允许出现错位!”然后他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代码绘制国旗的尺寸、颜色,在此基础上,根据国旗的通用尺度,确定了左上角5颗星的区域范围,从五角星的程序代码定义函数,到大五角星的精准定位,小五角星指向角度的数学计算,面面俱到地进行了分析和代码实现。特别是国旗上4颗小五角星的定位,是Python绘制五星红旗的难点和重点。战林泽同学利用平面几何三角学中正弦定理的理论知识结合Python编程的坐标定位,精确地找到了小五角星绘制的起始位置和角度,以此为基础,清楚地说明了绘制五星红旗的编码全过程。
课程结束后,全体同学纷纷刷屏点赞,大拇指,小心心,“tql”(零零后常用缩略词,意为“太强了”)等各种表情包铺满班级课程群。
Python绘制五星红旗
GeoGebra登场:讲解几何原理
授课片段1
授课片段2
授课片段3
课后刷屏
3月12日上午,“宽宽老师”陈宽同学在2019级政行班的线上直播课堂登场。虽然讲解的主题与战林泽相同,不过陈宽使用了另外一种讲解方式,他将Python程序代码与对应的绘图效果进行排列对比,直观简明,有条不紊,丝丝入扣。更为难得的是他在讲解过程中频频遭遇“挑战性”提问,都被他一一化解。如果事先准备不足,可能会被直接K.O.(问倒)。连老师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准备随时切进去救火。但陈宽不愧“宽宽老师”的称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把所有的问题都解答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见他表现得如此胸有成竹,就连原来预备救火的老师都按捺不住,向他发问。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宽宽老师”淡定自信,从容不迫,见招拆招,将挑战一一化解。陈宽讲解完毕,全班同学立刻报以“数字化的掌声”。
授课片段
讲解难点
授课片段
总结
点赞刷屏
两次线上直播翻转课堂直播教学成功结束。老师分别询问了他们二人的感受。
战林泽同学是个老实人,向来低调,而且喜欢直来直去:
“准备这个太费时间了”,
“我的感慨是写不完作业的愤懑”,
“我还是写作业去吧…”。
战林泽的回复
陈宽同学则仿佛比较有获得感:
“看代码是一回事,研究代码是一回事,自己写一遍又是一回事”,
“看了不一定懂,懂了不一定会写”,
“要多试错”,
“讲课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后面我还想上台。”
(老师:“安排!”)
陈宽的回复
这次的教学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战林泽和陈宽同学得到了平时分加成,其他同学也跃跃欲试。根据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初步结果显示,有83%的同学觉得这种线上直播教学翻转课堂的方式有趣新颖,希望继续。新一轮选题一开始,同学们就报名踊跃,已经预定了多个知识主题。
计算机教研部在先前的教学中就已经应用了线上教学的手段,在防疫防控的关键时期,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是所有教师的一致追求。此次采用线上教学+翻转课堂的实验性教学方式改革,通过程序设计制作国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现思政进课堂的教学理念,这是教研部教学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部门将会紧跟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尝试最新的教学方法,争取在特殊时期、特殊状态下,交出一份合格的教学改革成果答卷。
计算机教研部供稿